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
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英语课程专任教师。具体要求为: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英语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4.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5.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培养方式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反思,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三、学制和最长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学习年限最多可延长2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总学分不少于40学分(具体课程设置信息见附表一《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领域)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一)学位基础课 (16学分)
1.外语(2学分)
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4学分)
3.体育(1学分)
4.教育原理(2学分)
5.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6.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7.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
8.论文写作与学术诚信教育(1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英语课程与教材研究(2学分)
2.英语教学设计与实施(2学分)
3.英语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4.英语学科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
5.外语教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2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 (6学分)
1.专业理论知识类课程
(1)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2学分)
(2)外语教学心理学(2学分)
(3)基础外语教育课程改革研究(2学分)
(4)基础外语教学理论、方法与实践(2学分)
(5)英语学科发展前沿专题(2学分)
2.教学专业技能类课程
(1)英语讲课实践训练(2学分)
(2)英语优质课评析(2学分)
3.教育教学管理类课程
(1)基础教育班主任工作研究(2学分)
(2)中小学英语教学管理研究(2学分)
(四)实践教学(8学分)
1.校内实训(2学分):包括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课例分析等。
2.校外实践(6学分):包括教育见习(1学分)、教育实习(4学分)、教育研习(1学分)等。
五、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须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内容,有完整的管理与评价制度,有序组织实施。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学年,其中校外集中实践不少于1学期。校内实训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教育见习应在第一学期完成,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应在第二学年完成。有充足的实践实训设施和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能切实保障实践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教育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
论文撰写阶段。论文可以采取专题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案例
研究等形式。论文汉英皆可,正文部分字数不少于 2 万字。
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选题应与专业领域和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来源于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实际问题。学位论文应符合研究规范并凸显应用价值,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实验研究报告和案例研究报告等。
开题报告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实行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学院根据专业实际
具体确定开题报告时间,但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应少于半年。开题报告要求如下:
(1)完成导师指定的参考书目及文章,一般要求阅读相关专业著作10部、专业方面学术论文50篇以上,并有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并对主要文献写出评述。
(2)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问题、研究目标、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及创新性等。
(3)字数不少于5千字。
开题报告通过公开答辩形式进行。未通过者,须3个月后再进行一次开题报告,仍未通过者,按延期毕业处理。
中期检查
学院于第3学期组织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检查学生论文撰写情况,存在的问题等。对能力较差、论文完成情况不理想、投入精力不足的研究生提出警告,以确保论文按期完成。中期考核不合格者可按规定申请再次考核,第二次考核仍未通过者按延期毕业处理。
4.论文答辩
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
的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论文答辩未通过但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后再
重新答辩者,可在半年后至一年内重新答辩一次,答辩仍未通过或逾
期未申请者,不授予学位。
5. 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七、其他
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不计学分。
八、本培养方案自2022级研究生开始实施。
附表: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领域)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类别 |
课 程 编 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授课方式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备注 |
学 位 课 |
学位基础课 |
22010031001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2 |
2 |
讲授 |
考试 |
1 |
|
22010031002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讲授 |
考试 |
1 |
|
22062042001 |
汉语言文学 |
32 |
2 |
讲授 |
考试 |
1 |
|
22010031004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
16 |
1 |
讲授 |
考试 |
2 |
|
22040041001 |
体育 |
16 |
1 |
讲授 |
考查 |
2 |
|
22022042001 |
教育原理 |
32 |
2 |
讲授 |
考试 |
1 |
|
22022042002 |
课程与教学论 |
32 |
2 |
讲授 |
考试 |
1 |
|
22022042003 |
教育研究方法 |
32 |
2 |
讲授 |
考试 |
1 |
|
22022042004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32 |
2 |
讲授 |
考试 |
1 |
|
22062042002 |
论文写作与学术诚信教育 |
16 |
1 |
讲授 |
考试 |
1 |
|
专业必修课 |
22062043001 |
英语课程与教材研究 |
32 |
2 |
讲授 |
考试 |
1 |
10学分 |
22062043002 |
英语教学设计与实施 |
32 |
2 |
讲授 |
考试 |
1 |
22062043003 |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
32 |
2 |
讲授 |
考试 |
2 |
22062043004 |
英语学科教育测量与评价 |
32 |
2 |
讲授 |
考试 |
2 |
22062043005 |
外语教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
32 |
2 |
讲授 |
考试 |
2 |
非 学 位 课 |
选 修 课 |
22062044001 |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
32 |
2 |
讲授 |
考查 |
2 |
选6学分 |
22062044002 |
外语教学心理学 |
32 |
2 |
讲授 |
考查 |
2 |
22062044003 |
基础外语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
32 |
2 |
讲授 |
考查 |
2 |
22062044004 |
基础外语教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
32 |
2 |
讲授 |
考查 |
2 |
22062044005 |
英语学科发展前沿专题 |
32 |
2 |
讲授 |
考查 |
2 |
22062044006 |
英语讲课实践训练 |
32 |
2 |
讲授+ 实践 |
考查 |
2 |
22062044007 |
英语优质课评析 |
32 |
2 |
讲授+ 讨论 |
考查 |
2 |
22062044008 |
基础教育班主任工作研究 |
32 |
2 |
讲授 |
考查 |
2 |
22062044009 |
中小学英语教学管理研究 |
32 |
2 |
讲授 |
考查 |
2 |
实 践 教 学 |
22062043006 |
校内实训 |
教师教学能力训练 |
32 |
2 |
实践 |
考查 |
2 |
|
|
校外实践 |
教育见习 |
16 |
1 |
实践 |
考查 |
1 |
|
|
教育实习 |
64 |
4 |
实践 |
考查 |
3 |
|
|
教育研习 |
16 |
1 |
实践 |
考查 |
3 |
|
补 修 课 |
|
教育学概论 |
32 |
|
|
|
1 |
非师范专业生补修课程 |
|
心理学基础 |
32 |
|
|
|
1 |
|
英语新课标与教案研读 |
32 |
|
|
|
1 |
注: 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不计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