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研究>>正文

“泛舟书海,你我同行”读书分享会第三季第十期

2023年05月25日 20:27 外院研会 点击:[]

“泛舟书海,你我同行”读书分享会第三季第十期

9159金沙申请大厅教师“泛舟书海,你我同行”读书分享会(第三季)第十期于524日晚8点在云端开播。公共外语教研部南校区教研室李畅老师担任本期读书分享会嘉宾,孙慧敏老师担任主持人。


李畅老师给我们分享的书籍是《苏轼转》。第一部分,李畅老师对苏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他为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 .。苏轼被称为“中国古代文人的天花板”。之所以这样评价他,是因为其在散文、诗、词、赋均有成就,且善书法和绘画,是文学艺术史上的通才,也是公认韵文散文造诣皆比较杰出的大家。艺术方面,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宋四家)之首;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并在题画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李畅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几个版本的苏东坡传,王水照的《苏轼传》将苏轼一生的经历与他一生璀璨的作品互为编织。李一冰版本的《苏东坡传》内容丰富,记录的历史事件相对详细且不夹杂个人情感。除此之外,还有林语堂版、盖龙云版、李雪莲版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选择适合的版本进行阅读。


第二部分,李畅老师给我们讲述了苏轼的家风——父母严慈相济、兄弟情谊深厚、儿子孝顺上进。苏洵的祖父苏杲和父亲苏序都是乐善好施之人,气度开阔,常救危扶困,在家乡有着很好的口碑,为子孙后代树立了榜样。苏轼的父亲苏洵在少时由于家境殷实,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因此常外出游学,所以思想自由和独立。苏轼幼时好学,志存高远,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受到其母亲程夫人的影响。程夫人是名门之后,知书明理,算是苏轼的启蒙老师。比起弟弟苏辙,苏轼的仕途遭遇更为曲折,所以苏辙经常在想办法营救哥哥。常有人戏称苏辙是为了“捞”哥哥而一路官至副宰相。苏轼、苏辙的感情也被后人称为“史上最深兄弟情”。回顾苏轼的一生,不难发现,良好的家风及家人的支持,正是他能够成为文章大家、坦然面对各种困厄的原因之一。

第三部分,李畅老师介绍了苏轼的“三次贬谪”。第一次是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第二次是被变法派打压被贬惠州。第三次被贬儋州,这次是新派对旧派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大规模的打击,所有的旧派人员被贬了一遍之后,又再一次被贬远。苏东坡仕途坎坷,不断遭遇挫折,一生跌宕起伏,但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第一次被贬时,苏东坡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足见人生豁达。他也两度游历赤壁,写下豪迈名篇第二次被贬惠州期间,苏东坡依然热爱生活,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第三次被贬苏轼漂洋过海,浪迹天涯,始终认真生活热爱生活,没肉就吃羊蝎子,吃生蚝苏轼一生充满失意,但一生浩然之气长存,豪放又旷达。

第四部分,李畅老师介绍了苏东坡的妻妾和知己。苏轼一生中有三个重要的女人:发妻王弗、第二任妻子王闰之以及知己王朝云。发妻王弗幼承庭训,颇通诗书。十六岁便嫁给苏轼,她聪慧谦谨,知书达理对苏轼关怀备至,情深意笃,恩爱有加,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王闰之,苏轼的第二任妻子,是苏轼第一任妻子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出嫁之前,家中称其二十七娘。性格温顺,知足惜福。王朝云苏轼的红颜知己和侍妾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王朝云死后,苏轼不胜哀伤,亲撰墓志铭,并写下《雨中画慢》和《悼朝云》等诗词,以寄托对朝云的深情和哀思


最后,李畅老师给我们朗读了苏轼的一些著名诗词并分享了她最喜欢的一首苏轼的作品:《定风坡》。这首词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中的低谷,他甚至想到过自杀。最后他在朋友的帮助下,留下一条命。经历这么多,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苦痛、压抑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他因文学创作而获罪,曾经想到过就此搁笔。黄州的山山水水抚慰了苏轼的内心,让他开始学会放下过往,重新开始。《定风波》有一段序言,介绍了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初春时节,苏轼一行人等在黄州附近的沙湖遇到大雨。由于大家没带雨具,都被淋得很惨。别人纷纷抱怨突如其来的大雨,唯有苏轼坦然面对。不一会儿,雨过天晴,苏轼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是啊,人生的狂风暴雨都没有打倒苏轼,自然界的春风春雨怎么会打倒他呢!他是那个独一无二的苏东坡啊!

总之,《东坡传》中的他热爱生活,热爱美食,热爱旅游,他写生活小事,写游历经过,写所思所想,真正将困苦生活活出了让人羡慕的诗意。纵观苏轼的一生,他并不精于自谋,却充满匡时济世的思想,虽一生贫苦多舛,却在精神上富比王侯。他带给我们掩卷之余的思考,已从书面的知识转化为人生的智慧。正如林语堂先生在传记的最后所说的“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愿我们都能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拥有将困难转化为幸福的能力!

(撰稿人:袁蕊  审稿人:孙慧敏)


上一条:研究生系列讲座--文学与人生 下一条:我院郭伟老师应邀参加“科幻教育的经验与建设”圆桌论坛

关闭